據 iSuppli於2005-Mar-22日調高對2005年全球半導體晶片市場的預期,將該市場的增長率提升到了6.1%。
全球前20大半導體晶片廠商排名
但是在2004年12月份,該諮詢機構預測2005年全球半導體晶片市場的增長率是4.7%。總營收將從2004年的2266億美元增長到2005年的2371億美元。
據iSuppli的資料,200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24%,與2003年相比增長率僅為14.9%。但只有22家公司的收入下滑,占調查比率的10%,且只有5家的收入下跌超過20%。
2004年記憶體晶片市場增長了43.5%,手機晶片市場增長了31.2%,這是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長最快的兩個領域。
半導體供應商的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記憶體晶片的銷售,如三星、英飛凌、AMD/Spansion和Hynix公司,在2004年分別出現從29.1%到58%的收入增長。其他包括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英飛凌、飛利浦半導體、Freescale半導體、高通、Analog Devices 和夏普電子,則是主要收入來自手機晶片市場。
從2004年Q2開始困擾半導體市場的庫存問題,終於即將告一段落。iSuppli指出,半導體庫存過剩的警報即將解除,繼2004年Q4順利去化庫存38%之後,iSuppli預期2005年Q1庫存可望再降24%,僅在7.8億美元左右,全球半導體供給過剩的情況預估在2005年Q2結束。
iSuppli指出,英代爾Q1部分產品的短缺現象,即為庫存警報即將解除的最佳證明。由於2004年下半年半導體供過於求,外界大多歸咎於英代爾庫存驟增所致。因此,當英代爾在Q1財測發出正面消息時,也讓市場走出庫存陰影的可能性又增添幾分。英代爾在2004年Q4一口氣減少18%的庫存,並在2005年Q1財測中表示,由於降低產能,導致部分產品缺貨,去化庫存仍在持續進行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