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來源】: hc360慧聰網
2003年數位相機市場概況
經過2003年數位相機市場的價格大幅調整,銷量急劇攀升,增長率達82.2%。從國內外數位相機廠商的競爭戰略分析,經過2003年的發展,各主要大廠商渠道基本完善;主要數位相機廠商的利潤上升;國內廠商明顯加強與國外廠商在技術合作的步伐,產品向中高端發展;柯達和索尼的數位相機產品基本完成本地生產。進入2003年,消費者的市場培育階段完成,消費者購買數位相機的產品行為已趨於理性。

慧聰研究認為:2003年中國大陸數位相機的發展已經進入成長期。預計整個中國大陸數位相機市場的成長期應該在2到3年,2005年左右中國大陸數位相機市場將進入產品成熟期。
市場銷售狀況:品牌市場佔有率
目前中國大陸數位相機市場競爭中,國外品牌主要有SONY、CANON、OLYMPUS、FUJIFILM、KODAK、NIKON、PANASONIC、CASIO、RICOH、SUMSANG等品牌。國產品牌主要有聯想、方正、清華紫光、愛國者、DEC、海鷗等品牌。與2002年相比,國內品牌進步很快,在2003年相繼發佈幾款中端300萬-600萬像素產品,打破國外品牌壟斷中端數位相機的市場的局面;但就高端600萬像素以上產品而言, SONY、CANON、OLYMPUS 、FUJIFILM、KODAK等品牌仍處在壟斷地位。
產品-價格競爭研究
2003年數位相機市場產品發展特點:
1、2003年數位相機市場繼續流行「應用為本」的消費原則,偏向家庭消費。購買者的價位主要集中在人民幣2000元到5000元之間,數位相機的應用性,成為數位相機市場的主題。
2、2003年數位相機的產品檔次明顯提高,按銷售量比重排名,增長最快的是300-400萬像素的產品,占市場44%;300萬像素以下產品市場份額明顯下降;針對發燒友級消費者的400、500萬像素級產品銷量有所增加。
3、300萬像素級相機成為最大熱點。2003年7月,聯想推出的V30的價格定為1698元,首次在國內將300萬像素、3倍光學變焦的數位相機價格定在1700元以下,試圖以價格手段將國外廠商徹底擋在300萬像素市場之外。在2003年下半年,300萬像素級相機成為市場上最大的熱點。
4、2003年整體數位相機的價格走勢明顯呈下降的趨勢,僅上半年數位相機平均價格下降近10個百分點,跌至2500元,下半年中端產品價格大幅下降。
渠道競爭研究
從最終用戶的角度來看,目前中國大陸的數位相機經銷商主要有三種形態。分別為攝影器材店、商場(包含專業店)、IT渠道。目前的這種最終經銷渠道的比例劃分是廠商的競爭和用戶的需求拉動相互影響而形成的。
從廠商的角度來看,目前的數位相機廠商在進入數位相機領域之前一般都有各自的行業背景。佳能、尼康、奧林巴斯屬於傳統的相機廠商,因此在這些廠商的最終經銷渠道中攝影器材店的數量比較大。而索尼公司屬於傳統的電子廠商,所以在索尼數位相機的經銷商中IT經銷商的數量比較大。而柯達、富士屬於傳統的膠卷廠商,因此在這2個廠商的經銷商中攝影器材店的數量比較大。
廣告-公關競爭研究

從各品牌廣告投放月度策略來看,4月、7月、12月份是投放最多的三個月,全年成波浪式變動。四月份正處在肆虐全國的「非典」爆發前期,各廠商對「非典」估計不足,而對「5.1」旅遊黃金周還抱有很大希望,希望通過促銷,在5月旅遊黃金周之前有所斬獲,然而事與願違,SARS的爆發使數位相機銷售遭受沉重打擊,可以看出5、6月份廣告量大幅減少;7月份是SARS剛剛褪去,暑期熱銷到來的時期,因而可以看出7月份廣告投放量很大。2003年數位相機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年初流行的機型到年底幾乎無人問津,因而各廠商紛紛趕在新的一年到來之前促銷甩貨,可以看出12月份是全年投入廣告最多的月份。
廠商投放廣告的區域特徵:從各品牌廣告投放區域來看,大部分還是選擇了受眾較廣的全國性媒體。另外,華北、華南、華東仍然是廣告投放的重點區域;從各品牌的著重點來看,OLYMPUS、SONY投放重點放在了華南地區,SAMSUNG、聯想重點則放在了華東;柯達則較為重視華北地區;另外,聯想在東北、西北地區投放也較多。
從廠商投入廣告的類型來看,大部分廠商比較重視產品宣傳,另外,2003年各廠商促銷廣告投入也較多;從個別品牌特點來看,聯想、方正2003年大打價格戰,率先推出2000元以下300萬像素產品,促銷廣告成為投入重點,SAMSUNG進入市場較晚,2003年年初就推出4款新品,促銷成為其2003年主要策略。
消費者消費特徵研究
個人消費領域主要集中在特殊消費階層、家庭消費者、學生和公司白領。家庭消費者與公司白領較2002年有大幅增長。
從數位相機的分辨率來看,半數以上的個人消費者會選擇300-600萬像素的產品,而低端的200萬像素以下的產品,基本被淘汰。
商務消費者主要集中在專業攝影人士、室內裝修、媒體行業、婚紗行業、圖像處理行業。
1、消費者的購買習慣
個人類消費消費者(家庭消費者、學生消費者)考慮的因素比較單一,而且購買決策的程序簡單,個人類消費消費者主要通過朋友的推薦與廣告宣傳來獲取產品信息。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以及應用環境,提出價位要求與應用環境的需求。然後參考專業或准專業人員、媒體、已有消費者的意見,形成初步的備選品牌與型號,最後決定購買。
商務消費者通常會找行業內專家或經銷數位相機級別較高的代理商進行詢問,根據自己的需要在瞭解多個品牌的產品後通過比較,決定購買。 因為數位相機消費群體的計算機以及網絡應用能力都比較強,因此來自互聯網的產品評測、消費者評論以及廠商動態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的較為重要。
2、消費者的服務需求
數位相機個人消費者由於自身對產品瞭解不詳細,所以希望廠商或經銷商在出售產品時能給予消費者詳盡的產品信息、操作培訓,並提出有指導性的建議。商務消費者在服務上唯一的要求是在產品發生故障後廠商能及時地為消費者維修,如維修時間較長,廠商或經銷商能提供暫時替代品。
3、消費者對渠道的要求
消費都對渠道的選擇不同,認可程度也不同,慧聰研究通過資料的收集與調查,總結出消費者對數位相機渠道經銷商的要求:
a) 銷售體系健全,店面地段處於繁華區域,購買方便。
b) 貨真價實,在保障了產品的質量與可靠性後能給出合理價格。
c) 經銷商專業知識過硬,消費者希望在購買產品前得到專業的售前服務。
d) 親身體驗,能充分地讓消費者去試用、試拍去親身體驗產品的性能。
e) 產品可比性,消費者希望經銷商經銷多品牌以便於產品功能與性能的對比。
f) 信譽可靠,應該是經過廠商授權認可的經銷商。
未來三年市場發展預測
從近幾年中國大路數位相機市場發展來看,2002年爆髮式增長有些出人意料,進入2003年市場增長逐漸平穩,但仍處在高速增長的成長期;慧聰研究通過業內專家訪談,結合歷史數據,預測2004年將是數位相機市場的成長後期,在此期間市場仍然保持80%左右的速度增長,銷量將突破200萬台,2005年以後市場將進入成熟期,屆時市場價格、渠道等都相對成熟,銷量穩步上升,增長率略有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