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研究機構DisplaySearch研究顯示,2008年全球觸控螢幕模組的營收已經達到36億美元,預計於2015年時,全球營收將可成長至9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4%。
|
|
觸控螢幕由於具備易於使用、直覺性介面以節省時間並改善生產力,使得其愈來愈普及。而生產成本不斷下滑,也激勵其被採用的情況。總之,觸控螢幕裝置已被一般消費者認知為既酷且有趣的。
圖一、全球觸控螢幕模組營收預估
|
 |
Source :iSuppli,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年5月
|
因為如此,現在觸控螢幕迅速滲透至手機、可攜式導航裝置、掌上型遊戲機與MP3播放機等產品。未來幾年,隨著更大尺寸的產品應用增加,例如零售、售票機、資訊站、教育用途等,觸控螢幕將會有強勁的成長表現。
根據DisplaySearch調查,目前觸控螢幕產業十分多樣化,不同的公司追求不同觸控螢幕技術,全球有100多家觸控螢幕供應商,發展出超過了12種不同的觸控技術。
其中,電阻式(Resistive)觸控螢幕技術為最主要的技術,大約有超過60家的供應商具備相關量產能力。然而,表面電容(Surface Capacitive)和投射式電容(Projected Capacitive)的技術正吸引許多廠商加入,因為電容式觸控面板可搭載多點觸控功能。
2007年隨著蘋果推出iPhone與iPod Touch開始,投射式電容技術受到更多廠商關注,根據調查約有27家廠商具備量產能力,緊追在電阻式技術之後。同時,為了能應用在超過100吋以上的觸控螢幕上,投射式電容技術正積極往單層或薄膜形式方向發展。
而在iPhone面市之前,多點觸控只能在大型、重且昂貴的裝置上使用。然而,目前已經有50多家供應商用不同的技術達到多點觸控的目的。微軟即將於2009年下半年發表的Windows 7,就具備支援多點觸控的作業系統,這更讓廠商認為多點觸控商機有無限可能。
目前手機是觸控螢幕應用大宗。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2008年有2.2億支觸控螢幕模組,是應用在手機上,佔整體手機出貨量的16%。預估到2015年,手機搭載觸控螢幕的比率,將拉高到40%。
2009年將是新觸控螢幕技術,達到商品化,並提高滲透率的關鍵年。例如面板內觸控技術(in-cell)、觸感應(force sensing)與複合類型(Combination-Type)觸控面板等。(776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