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低價是液晶電視銷售的不二法門

瀏覽次數:80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Kyle 發表於 2007年1月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液晶電視二線與新進入業者於2006年黑色星期五(感恩節第二天)的低價策略奏效。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2006年北美黑色星期五期間,北美液晶電視銷售,由Tru Tech以拿下23.6%的比重奪得冠軍,其次則為西屋電子、船井的次品牌Sylvania、Advent,排名第五的則為索尼。


在液晶電視發展的初期,由於液晶電視本身價格仍舊很高,因此隨著二線品牌業者推出低價的液晶電視而大賣,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根據DisplayDearch所做的研究指出,此次黑色星期五中,一線品牌的索尼,退居於第五名,而三星電子為第七名,而夏普更是跌落至第十名。其它都被二線品牌廠商所佔據。

 

表一 2006年黑色星期五期間銷售成績

 

廠商排行

銷售量排行

1.Tru Tech;2.西屋電子;3.Sylvania;4.Advent;5.索尼

銷售值排行

1.索尼;2.西屋電子;3.三星電子;4.Tru Tech;5.夏普

Source : DisplaySearch,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12月

不過,若以銷售營業額計算,排名前5大的品牌則依序為索尼、西屋電子、三星電子、Tru Tech與夏普,顯示二線品牌雖然壓低售價,但是仍舊不能在銷售額獲得好處。

那接下來的問題是,二線品牌商到底有沒有賺錢呢?

新進或二線品牌業者以價格對抗國際品牌的競爭,最需考量的是營利。二線品牌商雖然不用像一線品牌業者花大量行銷預算推銷產品,但是價格相對較低的情況下,兩者的獲利究竟孰優孰劣,其實仍難定論。倘若二線品牌能持續在成本、財務週轉、庫存等方面控制得宜,配合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其實小兵也有機會能立大功。

過去映像管時代,類比廣播訊號具有較多雜訊等瑕疵,讓品牌業者的影像處理能力成為促銷或提升品牌力的重要關鍵之一,當電視廣播系統進入數位時代,且相關視訊晶片專業供應商的水準甚佳,讓二線業者的產品與一線廠產品規格或技術差異縮減,這也是機會。(728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