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日韓正在積極開發低成本液晶面板

瀏覽次數:616|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enise 發表於 2006年10月1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2010年全球液晶電視的市場需求量,將擴大到1.17億台,為搶佔廣大的液晶電視市場,日本與南韓廠商均已著手開發低成本解決方案,其中,日本著重於材料的革新,南韓則著重於製程的改善。


隨著數位訊號的開播,液晶電視的市場需求量也逐漸擴大。根據工研院IEK預估,2010年液晶電視的市場需求量將攀升到1.17億台,且隨著時間的遞移,40吋以上的產品將逐漸擴張,預估到2010年時,40吋產品將與32吋同時成為市場的兩大主流尺寸,屆時主要出貨區域將著重於歐洲、日本、北美以及中國大陸等地。

 

表一 日本與南韓在液晶低成本化方式之差異

 

日本

南韓

優勢

材料、零組件、液晶技術

經濟規模生產能力

低成本化目標

材料革新

製程改善

目的

以智慧財產技術賺取利潤

以成本獲得市場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10月


TFT液晶面板影響液晶電視的成本結構相當大。以32吋及42吋液晶電視的材料成本來看,面板所佔比例將近8成,而材料成本則約佔面板售價比例近7成,因此面板低成本化勢在必行。

日本在低成本的開發上,目標著重於材料的革新,開發新式的光學膜材料及貼合技術,將偏光板與位相差板合為一體、或將擴散片與稜鏡片一體化,以減少光學膜使用片數,另外日本廠商也開始使用LED作為背光源,並結合新式光學膜以提升畫質與亮度。

至於南韓廠商則著重製程的改善,以數位高畫質TFT液晶電視的30至40吋為基準。南韓廠商認為其要在2008年時,將製造成本降到每吋7美元的價位,同時也開發非曝光Pattern製程與設備及無光罩TFT製造技術,積極地降低成本。

日本與南韓之所以會有如此差異,在於產業優勢不同所致。日本希望未來液晶電視面板從高利潤的材料下手,南韓則希望獲得更大市場佔有率。(712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