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日報指出,全球第三大液晶面板廠商友達光電2006年9月起開始向索尼供應兩款32寸液晶電視面板。電子時報指出,索尼日前釋出40吋液晶電視代工訂單給台灣廠商,此乃索尼繼32吋液晶電視委由台灣廠商代工之後,首度釋出40吋以上的大尺寸液晶電視代工訂單。
|
|
索尼目前是全球40吋至42吋這個區隔市場的龍頭。為了強化這樣的龍頭地位,索尼不得不搭配降低成本的策略。同樣的,為了讓索尼整體在液晶電視市場的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向外採購32吋面板將是必要之策略。
表一 不同尺寸之索尼製造策略
|
尺寸
|
索尼策略
|
32吋
|
友達面板、冠捷代工液晶電視、Trident晶片
|
40吋
|
S-LCD面板、台灣廠商代工液晶電視
|
46吋
|
S-LCD面板、索尼自行生產液晶電視
|
Source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6年9月
|
根據iSuppli的預估,2006年第二季液晶電視出貨量前五大廠商排名依序為飛利浦佔有率13.5%(包含其在北美市場的副品牌Magnavox),三星佔有率13.1%,夏普佔有率11.8%、索尼佔有率11.7%。這是整體的表現情況。如果單單針對40至42吋液晶電視市場,索尼的市場佔有率絕對超越其他前三家品牌。
雖然目前S-LCD的40吋液晶面板已經讓索尼在液晶面板供應無缺,且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但是如要進一步降低成本勢必要將代工釋出,而台灣廠商就是最佳的選擇了。只要台灣廠商生產的索尼40吋液晶電視出爐,則未來將看到更便宜的40吋Bravia液晶電視。
索尼為有效降低成本以提升其價格競爭力,除不再堅持採用其自行開發晶片外,亦將部分32吋機種委由冠捷代工,目前又開始採用友達面板及美商泰鼎微系統(Trident)晶片,未來索尼將更能夠與其它廠商競爭。
另一方面,繼S-LCD七代線之後,八代線將預計2007年8月投產運轉,經濟切割尺寸為46吋以上的八代線,使得索尼必將主力機種放在其八代線的優勢尺寸即46吋以上液晶電視,且於面板穩定供應後,即約2007年底的競爭時點,於市場上強力主打其46吋以上液晶電視,以提升其在更大尺寸的市場佔有率及獲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