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走進育成沙龍(科技、時尚、新生活)-育成企業經驗分享

瀏覽次數:687|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佈於 2007年1月5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經濟部技術處
發佈日期:2007/01/04

經濟部自1997年開始運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補助公民營機構設立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歷經多年的推動,目前育成中心已遍及全國各地,北區育成中心有44所、中區育成中心20所、南區育成中心(包括澎湖地區)27所、東區育成中心4所,總計95所。其中以大學院校為經營主體者居多,共有73所占77、財團法人經營者10所占11,政府機構設立經營者8所占8,民間企業營運者亦有4所占4。

累計至2006年經濟部投入之總補助金額約15億元,已培育2,604家育成企業,育成企業資本額增加量約398億元,投入產出倍數比已達26倍,創造就業人數58,485人,並協助育成企業取得1,126件專利、518件技術移轉,已有35家企業上市/上櫃。

為使社會各界了解中小企業創新育成中心的運作機制並充分運用這項資源,經濟部特邀請清華大學育成中心及其進駐企業現身說法並展示其培育成果。清大育成中心成立於1998年9月,已累計培育67家育成企業,其中新創事業37家,比例55;企業總投資金額39.97億元、公開發行(含上市櫃)育成企業家數9家。由清華大學教授、學生或校友自行創業之家數約17家,其他至少有31位以上之學校教授加入進駐公司擔任顧問或與進駐企業有產學合作計畫。該中心並於2001、2003~2006年獲選為全國績優育成中心,表現優異。

此次出席記者會現身說法之6家進駐企業中,有4家係於公司成立初始即進駐清大育成中心,其中正文科技以無線通訊軟體團隊進駐,於2002年4月自育成中心畢業後,隔年6月即股票上市,目前已成為世界一流之無線區域網路完整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台灣類比科技進駐初期僅有7名員工,至2003年畢業時,員工已增至28名,營業額亦將近2億元,並於畢業後進駐新竹科學園區。該公司於今年7月掛牌上櫃,在短短4個交易日股價即超越聯發科,登上IC設計股王,被譽為台灣專業電源類比IC設計界黑馬。

甯翔科技主要產品為光電及類比訊號處理晶片及LED照明產品,以使用者的需求為核心導向,發揮LED的優點,致力創造出令人感動與幸福的LED產品,至今已獲得國內外多項專利,進駐期間並獲得經濟部「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SBIR)」計畫之經費補助。

博特立材料與科技、天時電子及天語生物科技均為目前進駐於清大育成中心之企業。其中博特立已成立研究開發實驗室,開發各式處理劑材料及處理劑應用技術,並建立小型的試驗工廠,試產各樣表面處理劑,目前已開發出的產品包括玻璃纖維用表面處理劑、天然石材用表面處理劑、人造崗石用表面處理劑、金屬表面清洗劑等,已逐漸在業界建立口碑。

天時電子於2003年進駐清大育成中心後,積極朝向客製化IC設計方向轉型,已成為專業的IC晶片與系統設計公司,目前該公司致力於開發RFID於教具與玩具之應用,並積極建構RFID應用上之關鍵性專利,預計將於今年初進行增資,並進一步擴展歐美市場,可謂成功轉型之中小企業典範。

天語生物科技結合了化學、生物技術與藥學等領域之專業人才,以化妝品與OTC藥物的配方設計與載體開發為主,開發特殊配方與載體。目前該公司針對活性成份進行配方設計與載體開發,同時亦進行奈米載體的開發,藉由奈米載體的傳輸使得活性成份更能深入肌膚,達到特定的效果。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賴處長杉桂表示,台灣產業正處於投資驅動至創新驅動之轉折發展階段,科技創新、創業為經濟持續成長的重要動力來源,因此中小企業創業育成工作極為重要,經濟部將持續落實推動,亦請各界善加運用。有興趣之企業可上網站http://moeasmea.gov.tw/或致電洽(02-83692844)以了解相關訊息。

(本案聯絡人:葉科長秀娟 電話:2366-2257)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