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能否化解川普危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劉佩真 發表於 2025年3月11日

圖、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能否化解川普危機?
面對川普回任美國總統後,對於台灣半導體業較為不友善的發言與舉動,以及考量到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台灣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主要是期望對外說明台灣憑藉在半導體製造服務的專業優勢,透過與民主國家建立多邊合作機制,一方面維持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另一方面也回應美國對供應鏈安全的疑慮。此倡議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全球布局時,必須同時維護本土產業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並透過與美國等民主夥伴國家的策略合作,確保供應鏈的安全與韌性。
台灣提出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倡議,強化全球戰略地位,同時建構多邊合作平台,深化國際產業鏈結,以及完善產業安全機制,建立可信賴供應網絡為主軸
在美中科技戰持續升溫的背景下,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2月簽署備忘錄,點名台灣搶走美國晶片生意,引發各界關注。對此,我國賴總統則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來因應,期望展現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的戰略思維與積極作為。此倡議主要是強調台灣在半導體製造的專業優勢,同時也認知到美國在資金成本、監管負擔及勞動力等結構性限制,明確指出半導體製造全面回流美國並非最佳解方;相反地,透過台灣與民主夥伴國家的策略性合作,才能真正確保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安全與韌性。
此外,倡議以台美日韓荷德六國為核心,建立涵蓋半導體、AI及關鍵技術的多邊合作平台。特別是在台美關係方面,提出建立高層半導體戰略對話機制,並在兩地設立前瞻技術研發中心,共同投資AI晶片、量子運算及先進封裝技術等領域。這種多層次的合作模式,不僅有助於說服美方認識台灣半導體生態系統對美國晶片設計產業的重要性,更能透過技術互補與市場整合,創造互惠雙贏的產業發展環境。同時,倡議也強調在擴大海外投資的同時,必須維護台灣本土半導體生態系統的完整性,期望藉由平衡發展的策略,來展現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重組過程中的深層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全球半導體產業日益複雜的安全挑戰,倡議特別著重建立完整的產業保護機制。例如在技術層面,提出針對半導體、AI與量子運算等關鍵技術的研發管制措施;在人才流動方面,強調與民主夥伴國家共同防止核心技術與人才外流;在資安防護方面,因應製造業導入智慧化解決方案所衍生的風險,推動包括SEMI E187半導體設備資安國際標準在內的防護機制。同時倡議也提出建立供應鏈協定,由成員國共同識別重要貨品清單,建立深度合作架構,以預防與因應供應鏈中斷風險。顯然我國期望藉由上述全方位的安全防護措施,來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可靠的全球半導體供應網絡。
美國川普總統力主單邊主義,台灣則期待以雙邊合作來進行化解,打消美方敵意,對此川普總統不一定全盤買單,恐只會要求更多,故未來我國政府仍需動態調整雙邊合作,尋找出台美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的最適狀態
近期美國川普總統祭出對於台灣半導體業課徵25%關稅的手法,期望台灣半導體業加速往美國布局,另外也考慮美國晶片法案補助的延續性,甚至甚至華爾街盛傳,美方期望台積電透過股權投資、合資等方式,主導Intel的晶圓代工業務,整合Intel的專利、設備、技術、供應鏈,說服客戶將訂單轉移至Intel晶圓廠;而面對上述美國對於台灣半導體業諸多利空措施,我國官方也祭出政策回應。整體來說,2025年2月14日賴總統召開國安高峰會議,針對台美關係、半導體產業與兩岸關係三面向提出策略,特別針對半導體產業,將拋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顯然台灣是期望藉由充分與美方的合作,且遵守美國對於中國半導體或AI相關管制,並藉由我國半導體業的製造強項,協助美方穩固於AI的權威地位。然而值得留意的是,美國川普總統力主單邊主義,台灣則期待以雙邊合作來進行化解,打消美方敵意,對此川普總統不一定全盤買單,恐只會要求更多,故未來我國政府仍需動態調整雙邊合作,尋找出台美半導體產業生態系的最適狀態。(1545字;圖1)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總統拋「供應鏈夥伴倡儀」郭智輝:聯手日、美、歐組成半導體民主供應鏈。鉅亨網。2025/02/14.
總統: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倡議 盼創造台美多贏。中央社。2025/02/14。
賴總統開國安會議 拋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工商時報。2025/02/15。
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 台灣的戰略角色與承諾。自由時報。2025/02/17。
打造非紅供應鏈 賴清德向國際社會提三點呼籲。工商時報。2025/02/20。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