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29日台灣最後一家液晶面板廠商公佈財報之後,終於可以對台灣面板五虎做2005年上半年總檢驗.
廣輝上半年總計虧損83.94億新台幣墊底,彩晶虧損74.08億新台幣,華映虧損73.14億新台幣,奇美虧損36.53億新台幣,而友達虧損最少,僅16.59億新台幣,且友達第二季時,率先轉虧為盈,小賺4.7億新台幣.
圖一 2005年至2006年每一季供過於求預估
|
單位:千片
|
|
05 Q2
|
05 Q3
|
05 Q4
|
06 Q1
|
06 Q2
|
06 Q3
|
06 Q4
|
供給
|
50,391
|
55,570
|
66,558
|
71,516
|
76,113
|
81,928
|
88,915
|
需求
|
45,638
|
52,956
|
62,944
|
67,144
|
67,943
|
75,088
|
83,926
|
供過於求比例
|
10.4%
|
4.9%
|
5.7%
|
6.5%
|
12%
|
9.1%
|
5.9%
|
Source :WitsView,2005年9月
|
虧損主要原因除了是面板價格下跌因素之外,面板出貨至不同應用領域也是另外一個原因.儘管面板三小虎上半年虧損皆逾70億元,但隨著面板景氣逐漸復甦,價格及出貨量均攀揚,第三季虧損幅度可望較第二季大幅縮小,甚至許多面板廠商對下半年的營運看法多轉趨樂觀.
不過,如此的榮景恐將不會太長,根據研究機構WitsView統計,面板景氣在2006年第一季起,受傳統季節淡季及業者的新產能開出等因素影響,面板供過於求的程度也將開始惡化,且預計2006年第二季的情況最為嚴重,供給大於需求的比例將達12%.
面板產業在2005年初進入新一波的液晶循環週期,且部份尺寸的面板報價開始回漲後,雖然友達在5月起開始單月轉虧為盈,然總合台面板廠2005年上半的營運表現,都仍擺脫不了虧損的命運.下半年因面板平均市場售價上揚、面板供需仍將處在良性健康的局面,將有利面板廠陸續轉虧為盈.
事實上,二線面板廠確實已面臨更嚴峻的營運挑戰,除一、二線廠虧損的幅度拉大外,二線業者在次世代產線的佈局普遍落後,恐也將成後續二線業者的致命傷.因此二線廠商勢必需要積極面對,未來幾年的嚴苛挑戰,或者學習日本,合併或者往利基產品方向發展是一條可行之路.
也有廠商積極往中國大陸佈局後段組裝,強化與通路關係,期望能獲得一定的市場量.不過,話說回來,沒有良好的世代面板競爭能力,一切都顯得非常困難.(793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