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從日本廠商在薄型平面電視獲利情況看致勝之道

瀏覽次數:601|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Carlos 發表於 2005年8月2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原本索尼於2005年度液晶電視銷售目標是300萬台,最近向下修正到250萬台,反之松下電器的2005年度電漿電視銷售目標則由170萬台向上修正到超過210萬台.一來一往之間,似乎透露了日本廠商在薄型平面電視市場的佈局並非以往在映像管電視時代的時候順利.

 

圖一 索尼在淨利之現況
Source :索尼,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本室整理,2005年8月

先看索尼,由於其液晶電視面板掌握度不夠,以及高價策略失敗,使得液晶電視市場銷售不如預期.雖然其與三星電子合作興建一座七代廠,但是曝光機與技術相關問題,讓其延緩出貨時間,即使未來順利,索尼仍舊要擔心接下來世代工廠供貨的情況.

反之,夏普由於龜山廠六代線早期量產效益顯現,且其32吋以上產品線完備、毛利較高.簡單來說,提早佈局,加上垂直整合效果展現,所以能夠獲利.

松下電器在電漿電視市場也是與夏普有同樣的情況.包括半導體、高壓驅動電路用元件等高價關鍵零組件皆可自行生產,其完整的集團內上下游整合,更有利於持續降低生產成本。這可由已主導FHP的日立,以其掌握的PDP關鍵專利權與松下電器分享做為交換條件,尋求一同進行研發、材料甚至生產層面的合作,以求降低成本。

因此一般分析師認為在薄型平面電視市場發展的初期,由於價格下跌速度過快,加上原本高昂的薄型平面電視,如果採取高價位的定位,將產生銷售困境.就如同索尼,長期以來在電視市場都以高價位定位自居,如果在產品行銷上,液晶電視仍舊採取高價位定位策略,勢必產生「超過消費者認定價位」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高階的WEGA HD系列銷售不佳的原因.

總之,以目前市場情況來看,居有整合上中下游的台灣廠商,未來在發展液晶電視市場,能夠參考日本廠商現在的窘境,調整策略,才是致勝之道.(761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