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TFT面板廠面臨嚴苛的獲利瓶頸與挑戰

瀏覽次數:988|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Denise 發表於 2005年7月13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工研院董事長林信義表示,台灣TFT液晶面板廠家數過多,造成惡性競爭,最後受害者仍是廠商,因此台灣的面板廠可以思索合併與資源共享之道,例如初期可以共同採購與資源分享等方式,避免資源浪費或重複投資.科學園區管理局局長李界木也呼籲,TFT液晶面板廠擴產應節制.

 

圖一 台灣與南韓在液晶產業之比較

 

廠商數

新世代

面板價格

IP數(01~04)

南韓

兩家

2005年第七代,2007年第八代,2009年第九代

南韓面板報價通常比台灣面板報價高5~20美元不等

942件

台灣

六家

2006年第七代

319件

Source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本室整理, 2005年7月

此外,根據三星電子與樂金飛利浦公佈的資料顯示,從2004年第一季至2005年第一季之間,營運獲利如同搭雲霄飛車般,從雲端直衝而下,2004年第一季三星與樂金飛利浦分別獲利約8億及7億美元,然而到2005年第一季,三星面板僅獲利約2,000萬美元,樂金飛利浦甚至虧損逾1億美元。目前大家都將期望擺在2005年下半年,能夠再一次回到獲利的高峰,但是真能如此嗎?

相對於南韓,台灣廠商必須面對更多的挑戰,首先:台灣廠商擴充新世代工廠的速度並不如南韓;第二:台灣廠商的面板價格不如南韓廠商;第三:台灣廠商在液晶技術與智慧財產權上不如南韓.在如此的劣勢下,台灣廠商應該如何突圍呢?

基本上,台灣廠商絕對不能停止擴廠,畢竟世代廠如果輸南韓廠商太久,未來進入液晶電視市場將產生問題.但是如何在六家液晶面板廠商的情況下,進一步整合差異,甚至採取資源分享,應該是目前的課題.此外,廠商之間亦可採取進攻不同市場的策略,避免正面衝突.例如:進入手機面板、液晶電視、液晶監視器、筆記型電腦、或其他消費性電子面板.另外,就是採取合縱連橫的方式,進行結盟,甚至與日本廠商合作.(715字)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