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在2004年12月底指出,索尼(Sony)有意於2005年春季退出電漿電視市場,集中火力經營液晶電視與數位背投影電視事業.雖然事後索尼澄清這樣的傳言,但是對於產業專家來說,這樣一個新聞的確有其可能性,也就是說,索尼退出電漿電視是早晚的問題.
表一 日韓廠商投入新一代電視技術狀況 |
廠商 |
新一代電視技術 |
Sony |
液晶、背投影、(電漿 淡出市場) |
Toshiba |
液晶、SED、(電漿 淡出市場) |
Hitachi |
液晶、背投影、電漿 |
Panasonic |
液晶、背投影、電漿 |
Mitsubishi |
液晶、背投影 |
Sharp |
液晶、背投影 |
Samsung |
薄型映像管、液晶、背投影、電漿 |
LG |
薄型映像管、液晶、背投影、電漿 |
Source: 各廠商,2004年12月 |
此外,日本時事通信報導,日本電子業者東芝將停止生產電漿電視,改以SED(Surface Conduction Electron Emitter Display;表面發射顯示器)電視取代。此報導指出,東芝會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在日本境內會自2005年夏天停售電漿電視,第二在海外市場則會比較晚退出。
聽到這兩篇新聞,大家或許會認為電漿電視的未來岌岌可危.其實,深入探究會發現,索尼與東芝會有這些動作是可以理解的.
首先,索尼先前與南韓三星電子合資成立S-LCD公司,建立一座七代廠,未來甚至陸續建立八代以及九代廠的情況下,已經說明索尼的策略佈局了.雖然現階段液晶電視是以30吋為主,但是七代廠建立之後,42吋液晶電視將成為可能.這與電漿電視的主流42吋是互相重疊的市場.至於50吋以上,索尼可能採用背投影電視,由於其擁有數座高溫多晶矽面板廠,因此50吋甚至60吋的市場就可能交給背投影電視.
至於,東芝與佳能(Canon)合作開發SED技術,根據指出預估2005年下半會有正式商品推出,所以退出電漿電視是勢在必行.而且其與松下、日立合資成立的液晶面板公司,亦可維持其在40吋以下的市場產品線.
所以這兩家公司退出電漿電視是必然的趨勢.只是我們要問的,那電漿電視是不是會被淘汰呢?如果以南韓三星與LG電子都大筆資金進軍電漿電視面板投資的情況來看,短期之內,還很難說.不然,以日本廠商的邏輯來看,三星與LG電子應該及早退出而不是大舉擴產才對.但以目前跡象顯示,電漿電視仍有機會在薄型平面電視生存.(82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