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液晶面板廠商、電漿面板廠商、電視廠商與消費性電子零售通路商都很熱中於推廣利潤較多的薄型平面電視,但是根據iSuppli預估,在2008年時,全球仍將有70%的電視是使用映像管技術,這對於薄型平面來說,未來幾年電視市場仍將是一個艱苦的戰爭。
表一 2004年三大種類電視比較 |
|
電漿電視 |
液晶電視 |
映像管電視 |
單位出貨量(千台) |
1,972 |
8,662 |
148,002 |
平均價格(美元) |
$3,342 |
$1,591 |
$304 |
最大尺寸 |
60吋以上 |
50吋 |
42吋 |
厚度 |
小於7吋 |
小於7吋 |
24吋以上 |
Source:iSuppli,2004年12月 |
雖然最近液晶電視面板降價許多,但是平均價格仍停留在消費者所謂的『高價』水準.IDC認為薄型平面電視對消費者而言只是『訴諸情感』的產品,他們會在逛零售市場時,多停留一會兒的觀賞薄型平面電視機,但是要他們從口袋中掏出錢來買,還未成氣候.
如果以iSuppli估計2004年三種電視機技術出貨量來看,映像管電視仍是電視機產業的領先者,而且平均價格也只有304美元,這對於美國與歐洲民眾來說,便宜就是最好的誘惑力.加上最近短管的映像管電視開始陸續在市場上販售,縱然其厚度仍舊在24吋以上,但是比起以前電視機來說,已經薄了許多.而且映像管電視在畫質、亮度、反應時間、對比與色彩豐富度上仍比起液晶與電漿電視好,這更使得消費者買起薄型平面電視時,會猶豫再三.
雖著日商退出映像管製造,南韓的三星電子與LG電子仍舊認為映像管大有可為,縱使三星與LG Philips陸續將在2005年第三季與2006年中推出7代液晶生產線,以及加碼投資電漿面板的製造,但是佔據90%(2004年)左右的映像管電視仍與兩者有定位上的差異.
所以他們預計將推出比傳統薄30%的映像管電視,而且未來幾年仍將投入研發漸漸將映像管的厚度縮小,以達到一定市場佔有率的地步.
初步可以預見的是2005年在亞洲市場與美國地區,LG將以足夠吸引的價格推出30吋薄型映像管電視.這個動作已經迫使松下、夏普與東芝認真考慮將停止生產的映像管事業再一次啟動.而索尼也將繼續在美國生產映像管電視,尤其是薄型機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