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05-08-16
概述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94年8月16日
行政院2005年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會議)今天(16日)在台北福華飯店舉行第二天會議,上午進行議題一研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辨識系統)對我國未來民眾生活、經貿發展及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性,並研訂台灣RFID應用與產業發展策略,計劃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訂,打造台灣成為全球RFID的生產重鎮。
隨著2003年6月,世界第一大零售商威名百貨(Wal-Mart)宣佈自2005年1月1日起,其前100大供應商必須在交貨的棧板與紙箱上安裝RFID標籤(Tag)。接著,美國國防部及世界大型零售體系亦相繼跟進宣佈採用,開啟了RFID全球熱潮。
經濟部商業司表示,已成為全球資訊通信產品大國的台灣,更是不能忽視RFID的未來衝擊。根據美國ABI Research, Inc.研究預估,RFID市場年成長率約36.5%,到2008年可達30億美元規模,北美佔45%,亞太佔23.8%。此外,美國AMR Research, Inc.研究亦預測2010年在各項應用帶動之下成長加速,2013年可達$210億美元,年成長率約44.2%,商機十分龐大,預期RFID這項技術將會迅速應用於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生活層面,影響層面相當廣泛,值得國人高度重視。
政務委員林逢慶表示,雖然我國過去已有應用在人員辨識的汽車防盜晶片、悠遊卡、非接觸式門禁系統的低頻及高頻技術,並在2003年開始投入研發及應用超高頻的主動式及被動式RFID,已具有相當的基礎。不過,相較於台灣過去在供應鏈模式及電子商務上的傑出表現,我國在RFID應用上卻相對落後,未來將面臨不易打入全球大廠供應鏈內的問題。
因此,未來我國較可行的策略,是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訂,並透過推動五項公領域RFID應用整合,包括居家與公眾安全、貿易通道安全、航空旅運應用、食品流通履歷追蹤,以及健康與醫療應用等五項先導計畫,進一步發展民間RFID旗艦應用計畫,形成異業整合發展創新商業模式,以帶動RFID整合性產品產業的發展。
|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強調,政府亦規劃發展RFID核心技術(加值整合技術、前瞻創新應用技術),並建立RFID驗測環境。同時,在推動時程方面,短期(1~2年),政府將以基礎建設、建立公眾及物流系統為主,中期(3~5年)將以基礎建設與履歷追溯為主,長期(6~10年)則以建立核心技術為主。
未來,我國除了期望透過發展RFID相關產業,創造便利生活應用的3S(Speed、Safety、Security)新價值,並廣泛應用於國人的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生活層面,同時,也將展現打造台灣成為世界級RFID產業重鎮,並締造2013年佔全球產值10%(新台幣700億元)的企圖心,再創我國資通訊產值新高峰。(1070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