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價格仍偏高的情況下,固態硬碟(Solid State Drive;SSD)在2009年的筆記型電腦滲透率仍舊不樂觀。根據集邦科技(DRAMeXchange)研究顯示,2009年在一般筆記型電腦市場,固態硬碟滲透率只有1%至1.5%之間,而在小筆電的滲透率也低於10%。
|
|
近年來NAND型快閃記憶體新產品的應用上,以固態硬碟最受到關注。主要原因是一旦固態硬碟在PC領域拓展開來,則可大量吸收NAND型快閃記憶體產能,則對其降低成本有很大幫助。
圖一、2009年16Gb與32Gb NAND型快閃記憶體合約價格
單位:美元

Source :inSpectrum,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科技產業資訊室整理,2009年6月
可是以現階段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合約價格過高的情況下,將使得固態硬碟在PC應用上面臨突破的瓶頸。根據inSpectrum追蹤NAND型快閃記憶體合約價格的變化來看,無論是16Gb或者是32Gb顆粒的價格,從2009年1月以來,持續上漲且較過去攀升劇烈,例如:2009年5月下旬16Gb MLC(Multi-level Cell)晶片合約價格已經達到4.04美元,比起1月初的2.02美元,攀升了兩倍。而32Gb MLC晶片的合約價格也攀升72%。
因此,在成本增加且獲利下滑的雙重因素之下,固態硬碟的PC應用與市場普及時間,將不如當初預期樂觀。
固態硬碟的應用可簡單的分為PC 與非PC產品的應用。在PC市場的應用方面,2009年第一季,固態硬碟應用於筆記型電腦以及低成本個人電腦的比重都持續下降,這使得整體固態硬碟的出貨量受到打擊。以現在每GB單位成本來看,固態硬碟的成本比起一般硬碟高了四倍之多,這讓採用固態硬碟的機種在經濟風暴之下,開始減緩。
此外,軟體與儲存媒介的相容度也是PC系統廠重要考量因素。根據集邦科技的研究,雖然微軟即將出爐的Windows 7已經針對固態硬碟在作業系統運作上做了最佳化應用的改善,但是PC系統業者對於是否採取固態硬碟仍處於保守且觀望的態度,除非等待Windows 7真正上市之後,才能更明確知道PC廠商的態度。也就是說,除了成本因素之外,市場的反應情況才是PC系統業者關心的。
不過,未來隨著30奈米與20奈米製程技術成為主流之後,集邦科技認為NAND型快閃記憶體的價格才會更進一步降低,這時候固態硬碟才會被市場所接受,而在PC市場的滲透率才會逐步提高。(841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