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蘋果已經公佈其財報,根據其財報顯示2008年第二季度(從2008年1月至3月)營收為75.1億美元,淨利潤為10.5億美元,比起去年同期營收為52.6億美元,淨利潤為7.70億美元。而這次最大的貢獻的產品並不是iPod或iPhone,而是麥金塔電腦。
|
|
蘋果2008年第二季度一共銷售1,064.4萬台iPod,出貨量成長率為1%,至於在營收上,由於iPod Touch等高階機種賣得不錯,因此在iPod與iPhone方面的營收比去年同期成長了8%。iPod在前幾年一直是蘋果的明星商品,不過近期因為MP3播放機市場逐漸飽和之下,使得iPod未來的前景堪慮。
表一 蘋果各季營收與毛利之表現 (單位:百萬美元 ) |
|
2Q07
|
3Q07
|
4Q07
|
1Q08
|
2Q08
|
營收
|
5,264
|
5,410
|
6,217
|
9,608
|
7,512
|
毛利 |
35.1% |
36.9% |
33.6% |
34.7% |
32.9% |
Source : 蘋果,2008年4月 |
iPhone於本季度銷售量為1,70.3萬支,雖然高於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150萬支,但是相對於全球手機市場的高速成長,明顯也力道不足。目前分析師要觀察的是, 3G iPhone何時才會面市,以及未來會與哪幾家行動營運商合作,都關係著蘋果於2008年的表現。
蘋果2008年第二季度表現最亮眼的產品線是麥金塔系列電腦,一共賣出了228萬台麥,電腦部門營收年成長率為54%。這比起市場預估賣出206萬台的數字來說,還高上許多。
不過,在毛利上從去年同期的35.1%下降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32.9%。一般認為是iPod Shuffle的最低價格從79美元降至49美元所致。
蘋果從電腦公司轉變成消費性電子公司,但是麥金塔近年來積極的轉型,無論是採用英特爾處理器或者是可內建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都增加了許多吸引力。此外,iPod與iPhone的月暈效應也讓原本不太使用麥金塔的人對其更加好奇。
即使如此,蘋果在長期佈局上仍舊要依靠其他消費性電子的挹注。例如:現在尚未有明顯貢獻的Apple TV產品。以及iPhone未來如何擴大產品線,而不是單一產品而已。
可預見的未來,蘋果勢必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例如美國經濟問題、麥金塔是否能突破10%市場佔有率、iPhone要如何面對其他手機業者的挑戰,甚至iPod會不會步入衰退等。 (77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