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GPS晶片成本不斷下跌,使得GPS手機的價格已經降至可接受的範圍之內,但是GPS手機會全面取代PND(Personal Navigation Device)嗎?以目前情勢來看,還不明朗!
|
|
手機一直想透過不同的應用來取代不同可攜式產品,不過有些嘗試成功了,有些卻尚未成功。例如:智慧型手機加入了所有PDA的功能,順利取代PDA市場;手機加入照相模組,並沒有完全取代數位相機的地位;手機加入MP3,也沒有完全取代MP3播放機市場。
表一、GPS手機與PND之比較
|
|
GPS手機
|
PND
|
螢幕大小
|
2.5吋至3吋
|
3.5吋以上
|
操作介面
|
鍵盤或觸控
|
觸控
|
市場定位
|
LBS服務
|
車用導航
|
優勢
|
GPS與手機結合
|
易於操控
|
Source : 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STPI)整理,2007年12月
|
現在手機有想加入GPS功能,進而取代PND市場,有可能嗎?
研究機構Canalys即提出幾個觀點認為暫時還不會。首先,PND裝置的螢幕普遍比起手機還要來得大,這使得PND在操作上以及開車時的觸控上更為容易,這是手機無法取代的。第二,由於入門機種的PND產品價格已經將至100美元以下,這使得其生存空間更加穩定。
iSuppli認為Garmin、TomTom與Mio等PND廠商讓複雜的導航系統在PND產品的操作上顯得相當簡易,因此在使用者滿意度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手機很難取代PND產品的地位。
基本上來說,許多業界人士認為PND現在最需要做的是,強化其在車用導航的地位,因為GPS手機既然比不上螢幕大小,其往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 行動服務定位)服務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因此為了讓消費者知道即使擁有GPS手機,PND還是不能丟棄。
這樣的情況就發生在照相手機身上。由於數位相機廠商不斷開發功能,例如不斷提高畫素、照相穩定度、光學變焦與數位變焦等,使得照相手機難以超越,更強化了數位相機本身的地位。
因此,PND廠商不需要加強太多導航以外無關的功能,例如觀賞數位相片、或鍵入MP3,應該開發更多原本導航系統需要強化的功能,才能讓消費者知道PND與GPS手機的差異,這樣才會走得更久。(75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