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NPD Group的統計,2004年美國消費者花在消費性電子與資訊科技產品的費用為712億美元,而最近統計完2005年整年,發現成長8%,達到769億美元。帶動這一波成長的最主要原因是,2005年無論是消費性電子或者電腦產品,售價持續下滑以及業者投入大量金額於廣告,因此帶動了旺盛的買氣。
|
|
在薄型平面電視方面,由於液晶電視平均銷售價格下跌1,000美元,使得液晶電視2005年銷售量相較於2004年成長了160%,銷售額則因為尺寸移往32吋機種之緣故也成長了127%。至於電漿電視,其平均銷售價格只有下降約25%,因此銷售量成長128%,在銷售額方面,由於電漿電視2004年與2005年的主流尺寸都是42吋,因此銷售額在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只有成長70%。
圖一 美國消費者於消費性電子與資訊科技產品支出
|
單位:十億美元
|
|
Source :NPD Group,2006年2月
|
在消費性電子的另外一個主力是可攜式音樂播放機或MP3播放機。根據NPD統計其展現出強勁的成長力道,2005年銷售量成長159%,而銷售額成長121%。至於2004年表現強勁的數位相機方面,無論在銷售量與銷售額方面都不再非常強勁,僅成長21%與16%。
至於在資訊科技方面,筆記型電腦無論在銷售量與銷售額方面,都有不錯的表現。筆記型電腦於2005年的銷售量為45%,而銷售值成長21%。至於桌上型電腦,由於價格不斷下跌,加上銷售量成長以不如以往,因此銷售值呈現負成長的情況。根據NPD估計,桌上型電腦銷售量成長了5%,但由於平均售價下跌8%之下,使得整體銷售額呈現3%的負成長。
NPD Group指出,隨著新科技技術不斷進步,以及價格不斷下跌的情況之下,消費者逐漸可以負擔的以往算是高貴的數位消費性電子產品。此外,隨著iPod與iTunes建立了良好的營運模式之下,消費者願意購買產品的同時,也願意多花錢買一點數位內容與服務。展望2006年,這樣的趨勢應該可以持續,對於消費者、服務商或製造廠商來說都是好消息。(75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