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公司於2004-Sep-2日發佈研究報告,顯示2004年第二季全球手機銷量達1.564億部,比去年同期增長35%。同時,各地區的銷售均出現強勁增長,不論是成熟市場如: 西歐或和北美,新興市場如: 拉丁美洲,出貨銷售情況皆呈現大幅成長。
2004Q2全球手機銷售量 (萬支) |
公司 |
2004 Q1銷量 |
2004 Q2銷量 |
2004 Q2 市場份額 (%) |
2003 Q2銷量 |
2003 Q2 市場份額(%) |
Nokia |
4420 |
4640 |
29.7 |
4123 |
35.6 |
Motorola |
2510 |
2460 |
15.8 |
1670 |
14.5 |
Samsung |
1910 |
1890 |
12.1 |
1181 |
10.2 |
Siemens |
1230 |
1080 |
6.9 |
8052 |
7.0 |
Sony Ericsson |
850 |
1030 |
6.6 |
6270 |
5.4 |
LG |
810 |
940 |
6.0 |
4833 |
4.2 |
Others |
3570 |
3590 |
22.9 |
2690 |
23.2 |
Total |
15300 |
15640 |
100.0 |
1158 |
100.0 |
Note* This table includes iDEN and mobile WLL shipments, but excludes ODM to OEM shipments. Source: Gartner Dataquest (September 2004) |
其中,全球最大的手機製造商諾基亞2004第二季的市場份額29.7%,相較其第一季的28.9%,略有上升,主要原因是Nokia調低數款新型手機的售價。 在諾基亞市場份額回升的同時,摩托羅拉、西門子、三星等公司第二季的市場份額均比前一季有所下滑。 德國西門子的市場份額由Q1的8%下降至Q2的6.9%,這主要是受諾基亞手機降價影響。摩托羅拉的市場份額Q1的16.4%下降為Q2的15.8%,該公司在北美和拉美地區表現強勁,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出現下滑。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由Q1的12.5%下降至Q2的12.1%。索尼愛立信和LG電子的市場份額都有所增長,其中索尼愛立信Q2的市場份額由Q1的5.6%上升至二季度的6.6%,其手機在西歐市場的銷售尤為強勁。LG電子的市場份額則由Q1的5.3%上升至Q2的6%。
受到季節性調節反應,亞太地區市場略呈現下滑。據Gartner統計2004年上半年全球手機的銷售已超過3億支,預測2004年底達6.2億支。倘若,手機的銷售超過6.5億支,有可能因庫存壓力而造成2005年上半年價格不利因素。
(本室編譯 張小玫)
2004年第二季全球手機市場分析 : IDC 觀點
2004年第二季度,在印度、俄羅斯和巴西等新興手機市場,首次購買者的數量持續增長;與此同時,由彩屏和可拍照手機引發的換機潮,則強有力地拉動了已有成熟手機市場消費者的購買量。基於上述原因,全球手機市場在經歷了2004年第一季度的回落之後,第二季度的所有主要手機市場都呈現出強勁的銷量增長勢頭:StrategyAnalytics公司的數據顯示,第二季度全球手機的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38%。在這一大好形勢的影響下,該調查公司對於2004年全年的手機銷量的預測也更為積極,從5.86億部提高到6.7億部。來自於IDC的統計數據儘管與StrategyAnalytics公司的統計數據略有不同,但也肯定了全球手機廠商在今年第二季度所取得的戰績,IDC認為第二季度全球的手機發貨量達到了1.647億部,超過了今年第一季度的1.527億部,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了36.7%的增長。
全球手機市場在2004年第二季度,保持了銷量持續上升的良好發展態勢,這讓眾多的手機生產廠商看到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刺激了他們佔領市場的主動性。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各手機廠商自去年年底開始,紛紛進行了整體戰略調整和產品線規劃。而今年第二季度各手機廠商所獲得的市場份額,則在一定程度上檢驗了各自策略的有效性。各手機廠商在銷量普遍同比增長的前提下,各自所佔的市場份額則出現了微妙的變化:領先者的市場份額出現了下滑,追趕者的市場份額出現了上升,手機廠商間的均衡之勢初步形成。這再一次驗證了全球手機市場競爭的激烈性,而其中的決定因素從根本上來說依然是能否契合用戶需求,推出在價格和功能上都能夠滿足高、中、低端不同用戶需求的產品。
諾基亞第二季度移動終端的銷量為4540萬部,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大手機生產廠商。然而,據IDC的數據顯示,諾基亞在第二季度的市場份額為27.7%,與第一季度29.3%的市場份額相比略有下滑,而2003年諾基亞的市場份額則高達34.7%。由於諾基亞及時採取了降價策略以及調整供應鏈的舉措初見成效,因此幫助其穩住了陣腳,手機發貨量從4470萬部增至4540萬部,控制住了市場份額進一步下滑的趨勢。目前,諾基亞正在解決手機產品線的「斷代」問題,特別是價位在150美元至250美元之間的中端產品。進入第二季度後,諾基亞推出了幾款被分析師稱為極有可能贏得市場份額的中端手機新品。同時,諾基亞還破天荒地推出了「翻蓋」手機。有分析師認為,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諾基亞還將推出一系列極具市場競爭力的手機新品。儘管競爭對手的強力復甦以及來自亞太區的新興廠商摧毀了諾基亞低成本的製造優勢,但諾基亞仍有望依靠新款手機精品、高分辨率的可拍照手機以及時尚的3G手機,在第四季度奪回一部分市場份額。此外,諾基亞在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業務仍將蒸蒸日上。
摩托羅拉作為世界上第二大手機生產廠商,在第二季度佔據了全球手機市場14.7%的份額,略低於第一季度16.6%的市場份額。第二季度,摩托羅拉公司的增長幅度為53%,銷售了2410萬部手機,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830萬部。邁入2004年,摩托羅拉加大了新品推出的力度,基本保持了平均每個月有3款新機面市。可拍照手機是摩托羅拉2004年的市場重點,高清晰度彩屏、高像素攝像頭以及40和弦以上鈴音幾乎成為其產品的標準配置。針對細分用戶而採取的「明星機」和「大眾機」策略,則幫助其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保證了利潤。
排名第三的三星電子則在2004年一路高歌猛進,市場份額從第一季度的13.1%增長至13.9%,以至於有業內人士認為:三星如果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則有望超越第二位的摩托羅拉。關注於高端消費者市場、不斷推出大量手機新品,是三星最為突出的市場策略。隨著北美市場需求的強勁增長,第二季度三星公司共銷售了2270萬部手機。在可拍照手機領域,三星的市場份額突破了40%,遠遠領先於諾基亞。然而,由於受諾基亞降價策略的影響,三星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產品銷售價格比前一個季度下降了9%。受銷量持續增長的影響,三星電子將其2004年全年的手機銷售目標由先前的6500萬部提高至8600萬部,並預期在高端手機市場份額增加的前提下,第三季度的平均售價將有所提高。
在西門子的市場份額由8.4%下滑至5.8%的同時,索尼愛立信的市場份額則從5.8%上升至6.4%,相同的1040萬部的發貨量使兩家公司並列全球手機市場第四位。與西門子對部分手機採取的降價策略類似,索尼愛立信手機的平均銷售價格也相應地被降低,以滿足市場需求。索尼愛立信繼續保持了第一季度的增長勢頭,並繼續實現規模性的盈利。今年第二季度末,索尼愛立信系列全新產品開始向網絡運營商和零售商供應,其中包括了索尼愛立信第一款UMTS3G手機Z1010,它目前已經被十幾家網絡運營商採用。
採取了與三星類似的高端路線的LG電子,在第二季度以990萬部的銷量獲得了6.1%的市場份額,接近並列第四位的西門子和索尼愛立信。LG電子公司在公佈財報時,預計它在第三季度將銷售1100萬部手機。LG市場份額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在3G手機領域的成功:LG的3G手機不但成功地打入了歐洲市場,並在今年上半年一舉拿下了和記黃埔300萬部的WCDMA手機訂單。
上述六家手機生產廠商在第二季度共佔據了全球75%的市場份額。從它們各自市場份額所呈現的變化來看,歐洲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正在被來自韓國、日本、中國的各大手機廠商分流,先前的「天塹」正在消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枝獨秀」的局面有望被均衡之勢所替代。在同質化競爭的趨勢日益明顯的今天,如何擁有別人無法實現的「絕對優勢」,成為手機廠商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摘自: 人民郵電報 2004-8-6)
STIC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