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04) 7月初再次傳出多家歐美GSM手機大廠擬向全球手機生產業者徵收專利權利金的消息,引起了業界高度關注。雖然,專利費徵收一事目前仍然處在談判之中,且暫時不會對中國大陸業者實施,但種種跡象表明,此事已經勢不可擋,早晚將對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手機生產預估 2003-2008 (單位: 千部) |
|
2003 |
2004(f) |
2005(f) |
2006(f) |
2007(f) |
2008(f) |
中國手機生產 |
155,120 |
182,400 |
201,000 |
206,900 |
214,000 |
231,200 |
年增長率 |
38.4% |
17.6% |
10.2% |
2.9% |
3.4% |
8.0% |
佔全球份額 (%) |
30% |
32% |
33% |
33% |
33% |
33% |
Source: iSuppli 2004/7 |
全球GSM手機產量 |
2003 |
2004(f) |
|
|
|
|
|
3.31億部 |
3.66億部 |
|
|
|
|
(Source: 日經MarketAccess) |
中國手機市場月度監測報告 |
2004 |
1月 |
2月 |
3月 |
上月環比 |
市場總銷量 (萬部) |
622.6 |
557.5 |
558.6 |
0.2% |
GSM手機銷量 (萬部) |
564.5 |
496.4 |
506 |
12.1% |
CDMA手機銷量 (萬部) |
58.1 |
61.1 |
52.6 |
-13.91% |
|
總生產量 (萬部) |
1486.5 |
1666.6 |
1900.1 |
14.01% |
出貨量 (萬部) |
1460.7 |
1657.2 |
1887.3 |
13.89% |
GSM出貨量 (萬部) |
1305.0 |
1509.5 |
1780.4 |
17.95% |
CDMA出貨量 (萬部) |
155.7 |
147.7 |
106.9 |
-27.62% |
進出口總量 (萬部) |
843.1 |
1112.5 |
1272.5 |
14.38% |
進出口總金額 (億美金) |
7.4 |
11.2 |
12.4 |
10.71% |
(本室整理, Source: 中國手機市場月度監測報告, 中國移動通信產業網) |
手機徵收專利費對中國內銷市場並無影響,但將影響中國手機出口。提出徵收專利費的歐美廠商有諾基亞、摩托羅拉和索尼愛立信等,徵收的專利費主要涉及手機的作業系統以及應用層部分。據悉,GSM手機大廠向韓國廠商提出的專利權利金高達手機銷售價格的8%~13%,如果以同樣比例向中國大陸徵收專利費,那麼中國本土手機將面臨衝擊,利潤空間受到壓縮,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優勢也將迅速喪失,很有可能被歐美廠商擠出市場。據手機業者淒苦的宣稱:追求市場佔有率的發展模式已埋下隱患,手機業4%的淨利率還在持續走低,國產品牌前景堪憂。事實上,洋品牌手機的淨利率保持在20%~30%左右,而國產手機依然停留在OEM、ODM(兩種不同的貼牌生產方式)等簡單的加工層面,滿足於給自己創造1%~2%的利潤,國產手機手機業終將淪為全球產業價值鏈的最低端,只能獲得微薄利潤,失去持續快速發展的能力。
手機專利主要分佈在晶片、底層協議、操作系統、應用系統等四個層面。主要專利持有者及說明如下表:
手機專利主要分佈 |
層級 |
主要專利持有者 及 說明 |
第一層 |
晶片級 |
德州儀器、諾基亞、ADI、ATI |
第二層 |
底層協議級 |
由十幾家歐美日企業掌握,如摩托羅拉、諾基亞、阿爾卡特、飛利浦、西門子等 |
第三層 |
操作系統層 |
微軟擁有的WindowsMobile系統,愛立信、諾基亞及Psion等擁有的Symbian系統,Palm系統等 |
第四層 |
應用系統層 |
MP3手機專利、手機電子郵件裝置專利、手機音響激活式撥號技術專利、為應用程序設計用戶界面的方法專利、單筆手寫識別軟件專利、用寬帶和窄帶傳輸系統傳播數據的方法和系統專利、內置帳戶的手機專利、移動電話噪音過濾技術 |
前三層的專利屬於基礎專利,也是西方手機巨頭拿來攻擊中國手機廠的基礎專利 |
中國手機企業遭遇的專利戰,主要是:西方手機巨頭拿著個別基礎專利攻擊中國企業。對西方手機巨頭而言,能收到專利費當然好。如果收不到,用臨時禁令、永久禁令等把中國企業的自主品牌手機全部趕出歐洲、北美市場,它們的主要戰略意圖也就實現了。
據中國大陸水清木華研究中心針對全球手機專利費做出調查統計:目前CDMA專利費約占手機價格的5~6%,GSM專利費則占16~17%。在中國,CDMA專利費在出口產品和內銷產品中分別占手機銷售額的7%和2.75%。若按照此比例估計,出口手機的GSM專利費和內銷產品的專利費分別為整機價格的13%和8%。
由於中國國產手機廠商大多採用SKD/CKD生產方式,自己並不製造手機核心部件,因此直接面臨的專利費/許可費將集中在操作系統、人機界面和外觀設計上,這部分的專利費約占整體專利費的50~70%。
飛利浦為了在德國的手機市場,對中國GSM手機企業發動的專利攻擊,2004年5月,飛利浦、摩托羅拉等歐美手機巨頭紛紛加入了對三星、LG等韓國GSM手機生產商索取專利使用費的行列。歐美手機巨頭還高分貝喊話,說它們主張的專利費率佔到了手機銷售價格的8%~13%。鑒於韓國企業有較強的手機專利籌碼,韓國企業與歐美大廠達成交互授權協議的可能性較大。
歐美GSM手機大廠未冒然向中國手機業者徵收專利費的原因,除顧忌至中國政府的態度外,還有通信營運商的反彈。其實,中國的手機生產廠商多數都具備多標準手機的生產能力,生產GSM手機的利潤一旦過低,就會促使企業的生產重心向其他高利潤的產品轉移,比如“小靈通”或者CDMA手機。如果“小靈通”的營運商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或者CDMA的營運商中國聯通乘機壯大市場,在中國市場上可能形成對GSM不利的局面。其次,GSM專利費的收取,無疑給歐洲3G(第三代移動通訊技術)標準WCDMA在中國投下一個變數。原本在歐洲標準的利益引誘下動心的中國企業,會因GSM專利費的徵收而存戒心,轉而加入“中國3G標準”TD—SCDMA產業聯盟的決心。
目前中國手機出口企業主要是合資品牌手機生產企業,其中摩托羅拉、西門子、諾基亞、愛立信出口GSM手機占GSM手機出口總量的67%(今年1~5月),本土品牌手機企業出口雖然有所增長,但出口份額仍然很小,其中波導出口GSM手機占GSM手機出口總量的2%。據寧波海關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5月份,波導手機出口突破100萬台大關,達到130.54萬部,這也是國產品牌手機的海外用戶首次突破百萬大關。據瞭解,2001年2月,波導正式組建了國際業務部,開始涉足手機出口業務。2002年,波導設立了香港分公司,主管東南亞市場的手機業務;同年實現出口17萬台。2003年,波導手機已切入俄羅斯和歐洲,海外銷量達到48萬台。今年波導將出口目標定為200萬台,創匯2億美金。波導方面表示,將通過和西門子的合作將波導做成出口最多的國產品牌。
這些歐美專利持有者同時是手機生產企業,當中國企業尚未做大時不提專利費的問題,等到成長到對他們有一定威脅時,專利權利金也就成為手中的尚方寶劍。歐美大廠採取延遲性的專利攻擊,在進行訴訟獲得的賠償比剛開始就徵收低廉的專利費要高得多,這也是令中國手機廠的隱憂。
據悉,中國信產部已經開始召集多家國內知名的手機製造商,磋商海外市場時可能遇到的專利糾紛問題。 在專利問題尚沒有上升到技術性貿易壁壘層面時,由信產部出面代表手機製造商爭取更大空間的專利豁免或通過談判最大限度的降低專利費用,來化解這場未來可能發生的專利糾纏,這顯然是業內最希望看到的路徑。
然而,中國手機製造商在技術層面上能放到桌面上的談判籌碼少得可憐,唯一能拿出去交換的只能是市場資源和來自於主管部門的統一協調,還有電信營運商主導市場的權威地位也對國外手機企業是一種牽制。另一方面,在目前國內手機海外出口的比例中,國外手機或其合資公司生產的手機仍然佔據絕對領先數量,因此,國外手機還不致於在專利問題上大動干戈的理由。
據日經MarketAccess的調查數據顯示,GSM手機仍高居全球手機產量之冠,2004年GSM手機產量將由2003年的3.31億台增長至3.66億台;CDMA、W-CDMA手機產量也有望比2003年出現兩位數的增長。2003年全球手機產量為5.26億台。其中,GSM手機產量為3.31億台,比前一年增長27.2%。2004年全球手機產量預計可達5.69億台,其中,GSM手機產量將達3.66億台,比前一年增長10.9%;而CDMA手機產量則可望突破1億台。另一方面,2003年W-CDMA手機占全球手機產量不到1%,2004年其占全球手機產量比例將可望一舉提高至4%左右。(本室編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