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雙雄諾基亞及摩托羅拉不僅在手機市場激烈廝殺,在無線網路基礎建設部分也有新的佈局,繼諾基亞與英特爾 合作發展 WiMAX 行動版本 之後,購併 MeshNetworks 的摩托羅拉,也正式推出全新的行動網狀網路架構( Mesh Networks Enabled Architecture ),專攻政府機構、公營事業及大型企業等應用,雙方在無線寬頻領域各唱各的調。
表一 比較 Nokia 與 Motorola 在寬頻無線之佈局
|
|
Nokia
|
Motorola
|
寬頻無線解決方案
|
HSDPA 、 HSUPA 與 IEEE 802.16e
|
HSDPA 、 HSUPA 與 Mesh Networks ( Wi-Fi )
|
優勢
|
802.16e 至少要達 5 ~ 10Mbps
|
以現有 Wi-Fi 為基礎,成本低,佈局時間快
|
劣勢
|
2007~2008 年才能完成
|
傳輸速度仍不夠快
|
|
Source :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 本室整理 , 2005 年 7 月
|
諾基亞在推動多重無線技術( Multi-Radio )的策略下,正鎖定可移動性的 WiMAX 標準 IEEE 802.16e 積極投入,預計 2005 年下半將正式成立研發大軍.過去諾基亞從 2G 發展到 3G ,現在則持續投入更高速的 HSDPA 、 HSUPA ,並且擁抱寬頻無線接取技術如 I-HSPA 及 WiMAX ,都是為了提供無所不在的無線通訊服務,藉以刺激數據應用.
至於 WiMAX 與 HSDPA 的競爭,諾基亞認為, HSDPA 具有高覆蓋率、車速及無縫隙 hand-over 等優勢,而 WiMAX 則適用於都會區域的熱點或熱區,具有高頻寬的優勢,彼此仍有不同的市場定位。
摩托羅拉倒是先在漸受矚目的行動網狀網路市場搶先卡位,在 2004 年 12 月收購 MeshNetworks 之後,正式整合出全新的無線寬頻解決方案。
摩托羅拉強調,一般的 WiFi 網路無法提供高覆蓋率、移動性的接取,摩托羅拉的無線網狀網路系統,不僅涵蓋範圍廣大,並可支援雙向時速 250 英哩寬頻連線,數據與視訊傳輸速率則可達 300Kbps ~ 1.5Mbps ,是兼具高頻寬、高覆蓋率及高移動性的無線寬頻解決方案
針對不同的無線寬頻技術及架構,摩托羅拉分析, WiFi 比較適合最後 100 英呎左右的無線接取使用,適用於企業及家庭內部環境,熱點則是連接後端網路,藉以支援公眾區域的零星網路流量,適用於機場、火車站及咖啡館,而固定無線接取則是將最後一哩拉到企業或住宅,或是以固定 IP 存取固定區域,至於行動網狀網路,則可建構都會區無線寬頻網路環境,或用於大眾運輸系統、工業與礦業、意外事故臨時佈網等。( 817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