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2004年中國大陸汽車工業發展趨勢分析

瀏覽次數:80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表於 2004年9月8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報告來源】: 德柯埃爾

2004年,我們預計汽車工業將仍會繼續保持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但和前兩年高速增長的趨勢相比,汽車工業整體運行將呈現出比較平穩的增長態勢。具體而言,2004年汽車工業將呈現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色:

1、轎車及主要乘用車仍將會成為汽車行業增長的動力,但產品需求層次將會出現明顯的差異

預計2004年,汽車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在乘用車市場,轎車仍舊是推動市場發展的決定性力量。但是,隨著消費者需求層次、需求結構、需求品味的多樣性,轎車產品今後如果再以降價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肯定是遠遠不夠了。轎車產品的乘座舒適性以及安全、環保等性能指標,甚至包括從外觀到內飾,都將成為決定轎車產品市場成敗的重要砝碼。在此,應引起特別關注的是,乘用車產品格局兩極分化的傾向將日趨明顯。一方面,在中高檔轎車市場,隨著華晨寶馬、東風標緻等一些新車型的上市以及高檔進口車的不斷湧入,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另一方面,價格低廉、耐用、使用成本低的經濟型轎車的競爭將會更趨白熱化,特別是在市場定價上一些廠家為了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還可能繼續調低價格,因而經濟型轎車產品價格戰在2004年很有可能更加激烈和殘酷。此外以SUV、MPV、RV等為主導的以運動、休閒、娛樂等為主要特色的多功能乘用車在2004年也很有可能會繼續風光,預計今後這類產品不僅在性能上,尤其在價格上將會更加貼近消費者的購買能力,這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和轎車搶佔更多的市場。

2、以客車、載貨車為主導的商用車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和乘用車市場相比,商用車市場的競爭在2004年可能會更加殘酷和激烈。在載貨車市場,產品結構的分化傾向將會愈發明顯。隨著國家治理整頓超載車力度的不斷加強,中型載貨車市場需求趨勢將會繼續下降,但在另一方面,其市場集中度可能會越來越強。重型載貨車雖然在2003年市場需求明顯萎縮,但是重型車仍然會佔有一定的市場空間,特別是隨著福田、德隆等企業相繼加入競爭,以及一汽、東風、重汽集團等大型企業不斷優化重組,都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重型車的發展。以北汽福田為例,目前,該公司生產的歐曼重卡已經成為了市場熱銷的產品。據有關媒體報道,在2003年底,該公司收到的訂單已經超過了2004年規劃的產量。這充分說明只要重型載貨車產品性能優良、價格合理,一定能不斷滿足市場的需求。輕型和微型載貨車市場競爭在2004年將會日趨白熱化。在城市,以多功能、多用途、高檔次為需求主體的輕型載貨車產品將很有可能成為市場追逐的熱點。而在農村,價格低廉、耐用且狀況良好的產品將會成為農村用車市場的最佳賣點。微型載貨車市場這一發展趨勢也會越來越顯著,但總的來說,由於大中城市在安全、環保等法規的要求日趨嚴格,對於微型載貨車市場的衝擊肯定會更加強烈,因而這一市場在未來所面對的考驗無疑也會更加嚴峻。

在客車市場,預計在2004年將會出現十分熱烈而精彩的競爭場面。其中高檔客車產品將會成為市場需求的亮點和熱點,無論是大型、中型還是輕型、微型客車都會提高產品檔次,增強產品性能。高檔次、高配置、低排放將會引領大中型客車市場的發展潮流,而轎車化趨勢將會在輕型特別是微型客車領域表現得更為突出。因此,在客車市場產品的競爭將會非常劇烈,由此給企業帶來的震痛也會十分強烈,然而,風雨過後必定是彩虹,相信客車市場在經過殘酷而激烈競爭的洗禮後發展趨勢將會逐漸走向穩定和成熟。

3、隨著汽車工業發展政策及一系列相關政策的出台,將會更加促進汽車工業的發展

備受矚目的《汽車工業發展政策》的出台,將會為大力推進汽車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重組,提高汽車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及滿足消費者對汽車產品的需求等方面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法規,從而最終會極大地促進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並為充分適應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內外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做出難以估量的貢獻。為了配合這項事關汽車工業發展的重大政策的順利實施,政府和有關部門還將會頒布一系列相配套的法律和法規,比如說去年頒布的《汽車金融公司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在2004年將會全面實行,目前一些有較強實力的汽車金融公司其成立申請已經得到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相信隨著這些公司的相繼成立並投入運行,無疑會對汽車銷售和消費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此外,在前些年一些地方採取的「禁摩」、「限摩」政策其力度還會繼續加大,特別是北京地區治理整頓「黃標車」的法規,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快2004年乃至今後的汽車市場上對老舊車型更新換代的步伐。我們相信隨著這一系列政策貫徹執行力度的不斷深入,一定會進一步規範汽車市場秩序,整頓市場環境,更重要的是為汽車工業的順利發展指明方向,並為中國汽車工業今後在良性發展軌道上運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4、隨著入世進程的不斷加快,對汽車工業的保護期也將逐漸縮短,這都會極大地促進汽車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提高競爭實力

2004年是汽車進口配額許可證發放的最後一年,按照世貿規定,汽車商品進口配額將在2003年的基礎上再增加15%。屆時,進口配額將達到104.94億美元。更為重要的是,隨著2005年進口配額的取消,關稅的逐步降低,進口車勢必會大舉入侵中國汽車市場,這將對民族汽車工業形成極大的衝擊。因此汽車行業一定會利用2004年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實力,努力擴大市場份額,並爭取在2004年綜合競爭實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因而,汽車企業在2004年將會逐漸將工作重點投入到市場營銷及售後服務上。預計2004年汽車企業的營銷方式將會由單一的產品推廣向全方位、多層次的整合營銷過渡,也因此會在今後的汽車市場上掀起更大的銷售狂潮。品牌戰、價格戰、宣傳戰等等也同樣將會更加激烈。

另一方面,在提高產品市場營銷水平的同時,許多企業在產品的售後服務上也將加大投入。按照產品發展的一般規律,市場競爭越激烈,產品的售後服務水平應該越高,如果沒有完善的售後服務做保障,產品的市場佔有率以及今後發展的生命力都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預計在2004年,汽車行業的競爭重點將很可能會轉移到汽車售後服務市場,在這一市場中不僅國內汽車公司,而且一些國外大型汽車集團也將衝殺進來,這必然會導致售後服務市場未來競爭的加劇。雖然這會在某種程度上要讓企業消耗一些人力、物力和財力,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不僅對於消費者包括對企業自身都會帶來很大的收益。

綜上所述,我們預計2004年汽車工業將仍會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趨勢,下面是我們對2004年汽車市場的預測值。汽車總量510-534萬輛,載貨車 131-137 萬輛, 客車129-135 萬輛, 轎車 250-262萬輛。

STIC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