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來源】: 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
■■ A.上半年轎車市場總體分析
□□據中汽協《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2004年上半年全國累計生產轎車1226660、銷售轎車1123200輛,產銷率為91.6%,產能過剩十萬多輛,且庫存近達二十萬輛,其中含一些廠商因政績因素未報、漏報和少報的庫存數。銷量同比增長約30%,但據預計增幅大概在20%左右。其中中高級轎車累計銷售443597輛,同比增長40.73%,不過這一高增長率只是一個虛數,實際增長率預計在30%上下。 其它為普通級、經濟級和微型級。
□□今年上半年轎車市場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轎車產量增長高於銷量增長,多達十萬多輛,說明產能嚴重過剩;二是轎車廠家全面庫存增大,達到近20萬輛;三是新銳車型下線上市不斷,汽車生命週期快速縮短;四是國產、進口汽車降價頻繁降幅較大。五是進口整車增長較快,估計上半年汽車整車進口增長30%上下,主要還是以大排量的越野車為主;六是轎車行業發展異常空前地過熱,表現在汽車項目投資熱;七是銀行不斷提高個人汽車信貸的門檻,保險公司不再提供相關保險業務;八是汽車原材料及燃料價格的高漲。總之整個轎車市場空前遭遇許多了低谷,但車市的前景並不那麼糟糕,預計在下半年,車市將在各種力量的刺激之下出現緩慢的回升態勢。
□□縱觀中國汽車市場歷來就很脆弱,一遇大的宏觀經濟調整汽車就首當其衝,反響強烈,波及面甚廣。從今年上半年降價風潮看,主要是受宏觀金融調控政策緊銀行貸款的影響而引起新一輪持幣待購所致,此外汽車熱導致產能的盲目擴充而造成大量地產能失衡。當前國內現有汽車整車製造企業120余家,有27個省(市)生產汽車、17個省(市)生產轎車,有23個省(市)已建成轎車生產線。根據保守測算,目前中國大陸汽車生產能力已經接近甚至超過600萬輛,而且這一數字還在急劇膨脹之中。到2007年,全國各類汽車的生產能力將達到驚人的1500萬輛,其中轎車佔據了大部分份額比例。
□□今年,全國各大整車生產廠不無例外地加大產能的背景下,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甚至將產能翻番擴張。連續兩年汽車井噴,刺激了各大汽車廠家紛紛增資擴大產量,並過高低估計了市場的需求,從今年初的汽車排產情況看,幾乎沒有一家企業不增加產量,投資熱還在升溫,尤其是在華的外資汽車廠商更是推波助瀾——追加投資,繼續跑馬圈地,擴大產量,相互競賽。如廣州本田在去年12萬輛產能的基礎上,今年將產能提升至20萬輛;北京現代二期擴建工程已經完成,今年產能預計將達15萬輛,幾乎是去年的三倍;一汽-大眾二廠今年建成後,產能也將放大到35萬輛,加上老廠的30萬輛,今年產能共計達到65萬輛;上海大眾在去年完成40.5萬輛之後,今年目標也直指45萬輛;上海通用去年完成17萬輛,今年的目標是在去年的基礎上進軍20萬輛;神龍汽車去年產銷量突破10.6萬輛,今年追求的市場目標15萬輛。
□□汽車廠家為了消化產量,保持市場佔有率,降價舉措此起彼伏,今年上半年國產汽車的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均降幅已達10%以上,降幅最大的車型價格甚至比去年同期時跌去25%。全行業整體平均利潤下挫約5%-10%。目前稅前毛利率在15%以下的企業,將會活得很艱難。然而,如此慘烈的價格大戰竟不能喚醒消費者等待和觀望的心理,中國汽車開始快速駛入「買方市場」,汽車微利時代提前來臨。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各大銀行不斷提高個人汽車信貸的門檻,在購車付款方式上選擇一次性付清的比例高達62.3%,選擇信貸付款的比例不足40%,而這與2001年至2003年間超過70%的信貸付款購車比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與此同時,保險公司也似乎在「乘火打劫」,釜底抽薪,不再提供汽車相關保險業務,這使得通過消費信貸銷售的車數量大跌,業務量竟不及去年的1/4。不過也應該看到,目前國內個人汽車信貸呆壞賬達1000億元之巨,正是這1000億的呆壞賬,把近幾年來蓬勃發展的汽車消費信貸折戟,幾乎所有的國產汽車廠商正在接受嚴峻的考驗。
□□從目前低迷的難以啟動的汽車市場、嚴重的庫存和一波接一波的降價來看,很多主流汽車廠商已經陷入了價格戰的泥潭而不能抽身,年初的一些熱銷加價車今已成昨日黃花菜、不復存在;如今一些熱銷車降價也不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今年上半年,汽車生產和使用成本的上升對汽車消費的影響也不可小覷。雖然汽車價格在下降,但原材料、保險、燃油、停車甚至是違章處罰等多種費用的攀升及道路環境擁堵等因素使得消費者愈加理性,其購買行為也必然更加謹慎,以上這些對那些已經不堪重負的廠商來講不啻是雪上加霜。中國汽車業正在進入收縮期:汽車產銷持續下滑、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繼續收緊、頻繁降價加劇了消費者持幣待購的心理、轎車庫存相應增加、汽車信貸的緊縮,使以往高高在上的汽車企業開始遵循市場規律,汽車市場的投資、生產和消費會逐步趨於理性化。
□□從競爭主體和各層次來看,目前國產高級轎車市場競爭還不算激烈,但畢竟這個細分市場容量有限,充分競爭的階段尚未真正開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參與國際汽車市場競爭的趨勢已不可避免。今天,國產高級轎車與其消極應對不如主動接軌,而價格的接軌是實現汽車產品價值回歸的最直接手段。
■■ B.2004年下半年轎車市場前瞻
□□眾所周知,中國車市是政策性車市。預期下半年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將達到預期目標後,低迷的車市也將在第三季度有所緩慢地回升,但不可能達到同期的「井噴」水平,整體轎車市場增長率將達到20%左右,銷量大約在240萬輛前後;其中中高級轎車的增幅有可能維持上半年30%上下的水準,銷量約為90萬輛左右;普通級、經濟級和微型級銷量約為150萬輛左右,其增幅有預計在25%上下的水準,下半年轎車市場競爭主要在中級與中高級之間展開,血腥的競爭殘酷程度將是全方位多層次你死我活的搏弒。
STIC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