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經濟於2004-Aug-13日公布對中國乘用車及汽車配件市場調查,結果顯示,2003年中國汽車產量將由2002年的313萬輛增加至444萬輛,增幅達42%,排名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僅次於美國、日本及德國,甚至超越法國。
預計2004年將達到521萬輛,2006年將達到691萬輛。中國2003年的汽車銷量為439萬輛,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估計2004年將進一步達到約515萬輛。
汽車的乘用車市場方面,2003年的產量比上一年增長80%,達202萬輛,也是大幅增長。2003年由於各汽車廠商擴大生產能力,產量突破10萬輛的廠商從2002年的 4 家增加到2003年 7 家。2003年乘用車銷量為212萬輛,大幅增長,某些廠商在一些車型上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有些車型卻出現嚴重積壓,使得有些廠商不得不採取減產措施。這樣,企業之間和車型之間便開始出現差距,2004年這一差距更趨明顯。
該調查認為,2003年乘用車市場快速增長的原因主要包括:各汽車廠商相繼推出新車型,以及2003年上半年SARS疫情影響政府機關購車恐慌。此外,由於2003年初本田將“雅閣Accord”的價格降低了5萬元左右,從而引發了其他公司的降價風潮、銀行從2003年起開始積極提供購車貸款等因素,激勵具有潛力的中產階層者的購車需求。
中國2003年各汽車廠商的產量市佔份額方面,前三位並未發生變化,而廣州本田汽車從上一年的第7位一舉躍至第4位。中國本土企業上汽集團奇瑞汽車的產量及銷量,與上一年相比,均增至2倍,在排名上暫居第8位。前10位廠商的產量就達到了158萬輛,佔整個產量的78%。2004年估計奇瑞汽車以及吉利集團國內廠商的產量均將超過10萬輛,將有9家廠商的產量達到10萬輛以上。
2003年乘用車前5名 : 桑塔納(上海大眾)、捷達(上海大眾)、帕薩特(上海大眾)、夏利 (天津夏利) 及 別克(上海通用)。不過,估計2004年帕薩特將降至第6位,原為第6位的“雅閣”將上升至第5位。2003年中國國內生產了多種乘用車。包括SUV在內的乘用車廠商達到了37家,上市廠商的車型品牌數量達到了30個以上,而其他廠商的車型品牌數也達到了90個。2002年售價在8~15萬人民幣的車款有6種,2003年以增加至11種車款。
圖1:中國汽車產量變化示意圖
http://61.145.118.180/gate/big5/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mot/mot200408180113.html
圖2:中國乘用車產量及銷量變化示意圖
http://61.145.118.180/gate/big5/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mot/mot200408180113.html
圖3:中國不同汽車廠商產量份額
http://61.145.118.180/gate/big5/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mot/mot200408180113.html
圖4:中國銷量前10位車型
http://61.145.118.180/gate/big5/china.nikkeibp.co.jp/china/news/mot/mot2004081801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