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簡析中國新一波宏觀調控緊縮措施

瀏覽次數:88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發佈於 2006年6月22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資料來源:研究發展委員會
發佈日期:2006/06/22

一、中國2006年第1季經濟概況


(一)經濟成長強勁,貿易持續熱絡:
中國今(2006)年第1季經濟成長,仍持續2003年以來年均10%的增速成長,達10.3%,較中國國務院所訂8%之發展目標超出2.3個百分點。第1季貿易總額3,71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成長25.8%高出15%的發展目標10.8個百分點。


(二)固定資產投資擴大與工業生產成長快速
第1季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較上(2005)年同期成長27.7%,遠高於中國政府設定18%的全年目標。在投資持續擴大帶動下,第1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成長16.7%。2004年以來,中國政府點名抑制的鋼鐵、水泥、電解鋁等重工業過熱的情形,至今仍未獲解決。


(三)貨幣供給快速增加,人民幣貸款迅速擴張
貨幣供給M2較上年同期成長18.8%,高於今年全年16%的成長目標2.8個百分點。金融機構新增人民幣貸款達1.26萬億人民幣,已達今年全年人民幣新增貸款目標2.5萬億人民幣50%以上。顯示市場存在大量資金,且這些資金並已流向收益與風險更高的股市、房地產等市場進行套利活動。


(四)消費物價持續平穩、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較去年同期上漲1.2%,與去年年底相較減少0.6個百分點,亦低於今年全年3%的目標。中國的房價始終未能徹底壓制,今年第1季中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5.5%,土地交易價格亦比去年同期上漲5.7%。


二、新一波宏觀調控緊縮措施


(一)針對過熱行業
4月24日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推出煤炭、水泥、鋁、鐵合金、焦炭、電石等6個過熱行業之加快結構調整指導意見。以「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的方式,加快經濟結構之升級調整。


(二)針對貸款暴增
中國人民銀行一方面宣布自今年4月28日起,調高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0.27個百分點、7月5日起調升人民幣存款準備金0.5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則發行央行票據、加強對金融機構之窗口指導等操作,以確保貨幣緊縮政策的效果。


(三)針對房地市場
提出較2005年更具針對性、操作性之「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措施」(「國六條」)及「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國六條細則」)。以個人、開發商、地方政府等為對象,實施稅收、信貸、土地等措施,期抑制中國高漲的房價、住房供應結構失衡、房地產市場混亂等問題。

三、此次中國施行宏觀調控值得注意之處


(一)未來貨幣緊縮政策將以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為主
中國經濟正處於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的矛盾中。為抑制銀行體系大量閒置資金及貸款不正常增加,同時避免降低消費意願,中國人民銀行除調升貸款利率與存款準備率以宣示緊縮政策的決心外,並將加強公開市場操作力度,增強公開市場操作引導信貸和利率的功能。


(二)調控力度應不致大於2004年
中國已將今年之首要經濟工作,定調為「繼續實行雙穩健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表示中國認為其經濟已進入穩定成長期,宏觀調控目標將以延長經濟穩定期、進行經濟體質結構改革為主。根據中國國家信息中心之評估,今年第1季中國經濟成長率雖逾10%,但相關經濟指標仍處於經濟穩定成長之區間內,預估中國此波宏觀調控力度,應不致大於2004年的宏觀調控。


(三)地方政府恐將成為中國執行房地產緊縮政策的最大阻力
由於中國中央政府實行的土地、房地產緊縮政策,將減損地方政府吸引外資、提高土地收益和增加地方稅收等利得,使地方政府成為受害者。加以目前中國地方政府與銀行及開發商三者之間已形成緊密利益聯盟,地方政府基於自身的政績利益,已成為助長房地產投機的重要推手。


(四)中國台商應注意帳款回收及投資用地取得問題
根據全國工業總會針對中國宏觀調控的調查報告,台商在中國投資資金大多數是向當地外資銀行借貸,與中國銀行往來多屬短期資金貸款、金額不高,加上自2004年中國實施宏觀調控以來,台商已有相關應變及避險措施,故影響有限。惟應注意此波調控緊縮措施,係針對信貸、房地產、土地等層面,將影響台商投資用地之取得與適用之投資條件。此外,亦應注意往來對象之信用情況與放帳之額度,以免面臨應收帳款回收不易問題。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