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韓國企業投資碳捕捉技術 未來十年14種產品商業化

瀏覽次數:2404|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科技產業資訊室 (iKnow) - Lisa 發表於 2021年11月1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韓國企業投資碳捕捉技術 未來十年14種產品商業化
 
南韓SK Innovation目標將位於韓國蔚山(Ulsan)的生產基地打造成全球石化工廠淨零排放的典範,希望透過碳捕捉和利用(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技術來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SK Innovation於2003年啟動碳捕捉計畫,基於在製造氫氣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最後會被排放到大氣中,考量到碳排放所造成的空氣和環境汙染問題,SK Innovation決定展開回收和銷售二氧化碳的業務。
 
SK Innovation位於蔚山的1號石油工廠(Petroleum Plant 1)重油升級(heavy oil upgrading;HOU)設施的氫氣製造過程中會產生低純度的氫氣,透過獨立設施從低純度氫氣中提取二氧化碳。然後,將高純度二氧化碳氣體可以再利用於蝕刻半導體、焊接、製造乾冰和種植植物等。
 
基於1號工廠的成果,SK Innovation計劃從2022年開始從2號石油工廠(Petroleum Plant 2)的氫氣製造過程中回收二氧化碳,供應給蔚山附近的工廠,預計二氧化碳銷售業務將增長至每年30萬噸以上。
 
除了碳捕捉和利用,SK Innovation也在推動碳捕捉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技術。SK Innovation和SK Energy於2021年9月與韓國國家石油公司(Korea National Oil Corp.)簽署協議,在東海的天然氣田進行由政府資助的碳捕捉與封存技術試點計畫。
 
為此,SK Innovation將展開商業可行性研究,將最佳化的碳捕捉技術引入蔚山 CLX 3號石油工廠的製氫過程。預計2023年建立實證模型,最早將在2025年推進碳捕捉與封存示範計畫。
 
SK Innovation希望透過韓國首個大型碳捕捉與封存示範計畫,探索新商機,例如:碳排放權、提升製氫效率和促進使用藍氫(blue hydrogen)的燃料電池發電。新技術將幫助石化工廠達成脫碳目標,為SK Innovation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奠定基礎。
 
韓國政府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

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CT)在2021年6月公佈將在2030年前達成將14種碳捕捉和利用產品商業化,以實現碳中和目標。
 
碳捕捉和利用是透過捕捉二氧化碳並將其轉化為其他產品(例如甲醇)來回收碳排放的關鍵技術。然而,碳捕捉和利用技術仍處於早期開發階段,韓科學部將支持本地產業的研發工作,計劃從2023年開始每年投資超過1000億韓元(8950 萬美元),目標在未來十年內將14種產品商業化。科學部將持續開發小型火力發電廠採用的碳捕捉技術,進一步應用到大型發電廠(150 MW發電量),以及鋼鐵、石化產品和水泥製造產業,以達到可利用的安全技術。
 
韓國政府的目標,到2050年將碳捕捉成本從目前的每噸二氧化碳70美元逐漸降低到每噸20美元。(855字;圖1)
 
 
參考資料:
SK Innovation Gearing up to Make Ulsan Complex a Model of Net-zero Emissions. Business Korea, 2021/11/3.
S. Korea to commercialize 14 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products by 2030. Yonhap News, 2021/6/15.
聯合國:迫切需要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但成本是關鍵。科技產業資訊室(iKnow),2021/3/10。


相關文章:
1. 國際能源署提出2050年前實現凈零排放路線圖
2. 聯合國:迫切需要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術、但成本是關鍵
3. 碳捕獲和封存CCS商業化失敗的原因
4. 美國兩黨基礎建設法案投資碳捕捉技術 新建二氧化碳運輸管線
5. 直接空氣捕捉CO2技術,SKH「機械樹」成本低於100美元能否成功?
6. 達到2050年淨零排放 全球基礎設施需投資92兆美元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