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op

110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統計(資料時間:109年)

關鍵字:台灣外銷訂單海外生產
瀏覽次數:895| 歡迎推文: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Linked

經濟部統計處 發表於 2021年7月1日
facebook twitter wechat twitter

圖、109年外銷訂單東協生產比率創新高

為瞭解外銷廠商接自海外訂單之生產地、產品銷售流向及產線轉移等實況,經濟部統計處自民國100年起按年辦理「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110年共計調查2,802家,回收樣本2,768家,回表率98.8%。茲就調查統計結果摘述如次:

1.國內生產比率下降,東協生產比率創新高:109年接自海外訂單中,以國內生產比率占46.0%最高,較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主因受COVID-19肺炎疫情影響,全球景氣疲弱,拖累傳統貨品需求,以及國際原材物料價格下滑,以國內生產為主的傳統貨品(含礦產品)接單金額減少,加上海外生產比重高之科技類貨品則受惠遠距商機挹注,接單動能強勁,致拉低整體接單之國內生產比;外銷訂單生產地其次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占45.5%,較上年上升0.7個百分點,主要因遠距商機崛起,致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之資訊通信產品接單大幅成長,惟受美中貿易紛爭影響,部分產線移轉回臺或其他地區,抵銷部分占比增幅;東協占2.9%排第3,較上年上升1.0個百分點,為歷年新高水準,主因係美中貿易爭端導致供應鏈移轉之效應顯現。

2.外銷訂單之生產方式以自行生產為主:就109年外銷訂單生產方式觀察,以「自行生產(含交付子公司或關係企業生產)」占81.1%最高,較上年降低2.4個百分點,而「委託他廠代工生產」占11.0%次之,較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主因我國IC設計產業接單大幅成長所致;「向他廠購買產品」僅占7.9%。按公司型態別觀察,製造商、製造兼貿易商均以「自行生產」為主,分別占91.4%及81.1%;貿易商則以「向他廠購買產品」占79.1%為主;如按生產地區觀察,不論國內生產或海外生產,均以「自行生產」為主,占比分別達84.4%、78.2%。

3.「配合客戶要求」再度成為海外布局生產之主因:調查回收樣本中,109年有海外生產之廠商計784家(占28.3%),其海外生產原因(複選)以「配合客戶要求」占51.8%居首位,「生產成本低廉」占48.2%次之,「當地原材物料供應方便」占34.4%居第3;其中「配合客戶要求」較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再度躍升為首要原因(去年居第2,低於「生產成本低廉」),顯示企業為提高客戶黏著度,多以客戶需求做為全球布局之首要考量,而「開拓當地市場」提高3.1個百分點,突顯業者對就近經營生產地市場之重視。

4.陸系企業為海外最大競爭對手,惟占比較上年下降:各外銷業者主要競爭對手,以「國內同業」占51.5%最多,業者面臨「國內同業」競爭較上年提高2.6個百分點,占比為近8年新高,其次為「陸系企業」占22.8%,較上年降低1.9個百分點,「歐美系企業」占9.2% 、「日韓系企業」占8.3%,分別位居第3及第4。就主要貨品類別觀察,各貨品均以「國內同業」為首要競爭對手,其中以資訊通信產品占比達71.4%最高,較上年上升5.0個百分點,電子產品、基本金屬、機械亦逾5成以國內業者為主要競爭對手;而塑橡膠製品、電機產品則有3成左右認為「陸系企業」為主要競爭對手。

5.供應鏈在地化,海外生產貨品於當地銷售占比創新高:外銷訂單海外生產之貨品銷售流向,以「轉銷第三國」占70.1%最高,較上年下降3.5個百分點,其次為「當地銷售」占24.0%,則較上年上升2.5個百分點,占比為99年以來新高,顯示供應鏈在地化,就近供應市場之趨勢漸增,而「回銷國內」僅占5.8%。按貨品別觀察,除居供應鏈中上游之電子產品以「當地銷售」為主外,餘各貨品以「轉銷第三國」為大宗,其中以機械83.1%、資訊通信產品81.6%、基本金屬77.1%較高;光學器材則以「轉銷第三國」及「當地銷售」為主,分占45.4%、45.2%;而「回銷國內」以化學品37.3%最高,較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主因部分電子工業用化學材料提升回銷臺灣比重所致。

6.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之貨品,約2成6出口至美國,比重續降:在中國大陸及香港生產之外銷訂單,其中有25.7%貨品係「出口至美國」,較上年減少1.1個百分點,主因美中貿易及科技紛爭延續,業者透過生產基地調配,降低自中國大陸生產再出口至美國之規模,而在「當地銷售」約占22.3%。按貨品別觀察,以機械、基本金屬「出口至美國」占比逾4成較高;而電子產品、光學器材則主要於「當地銷售」,占比分別為53.4%、45.3%,主因我國資訊通信產品之組裝代工以中國大陸為主要生產基地,各項電子零組件及面板就近供應組裝代工業者。

7.科技類廠商產線有進行跨國移轉或擴增者之比率較高:調查109年有自行生產之2,203家外銷廠商中,有110家(占5.0%)進行產線跨國移轉或擴增(縮減),其中有擴充產線者74家(占67.3%),有新設產線者37家(占33.6%),而產線有部分移出者61家(占55.5%),全部移出者僅5家(占4.5%)。按貨品別觀察,以資訊通信產品28.0%、光學器材10.3%、電子產品8.4%及電機產品8.2%較高,且多採擴充產線或部分移出產線方式處理,主因科技類貨品受美中貿易及科技紛爭影響較大,為降低衝擊,多採供應鏈移轉或跨國擴充產線因應。

8.回臺擴產為科技類貨品供應鏈移轉之首選:就產線跨國移轉之地區別觀察,有擴充產線之74家廠商中以中華民國為首選,占整體擴充產線家數之55.4%,主因政府推動臺商回臺政策,加上109年國內疫情相對穩定,促使業者積極回流擴產,其次為東協占36.5%;新設產線則以東協占比最高,占整體新設產線家數之64.9%,顯示在政府新南向政策,以及東協國家在地理位置、人口紅利及關稅優勢等有利因素激勵下,儼然成為臺商新設生產基地之首選,至於產線部分移出及全部移出之產地,則均以中國大陸及香港為最高,分占68.9%及80.0%。

9.產線移轉原因,科技類多因美中貿易與科技爭端影響,傳產類則多因肺炎疫情影響:109年產線有進行跨國移轉或擴增(縮減)的110家廠商中,受美中貿易與科技爭端影響者有61家,占55.5%,受肺炎疫情影響者有45家,占40.9%。按貨品別觀察,資訊通信產品、光學器材主要受美中貿易與科技爭端影響者,比重高達95.2%、75.0%,而受肺炎疫情影響者,則以基本金屬85.7%、塑橡膠製品62.5%等傳統貨品占比較高。



參考資料:
110年外銷訂單海外生產實況調查統計(資料時間:109年)。經濟部,2021/6/30。

 
歡迎來粉絲團按讚!
--------------------------------------------------------------------------------------------------------------------------------------------
【聲明】
1.科技產業資訊室刊載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說法或描述,僅為提供更多訊息,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著作權所有,非經本網站書面授權同意不得將本文以任何形式修改、複製、儲存、傳播或轉載,本中心保留一切法律追訴權利。